傳感器企業會最先受益?
物聯網撬動萬億空間,傳感器最先啟動:隨著NB-LoT標準化火速落地,海量廣覆蓋低功耗連接條件已經具備,物聯網即將迎來萬億美金市場。那么問題來了,無處不在的各種物理、化學和生物信息如何獲???傳感器!以傳感網、物聯網為代表的信息獲取或信息感知即將推動信息產業進入第三次浪潮,物聯網革命已經悄然開始!根據ForresterResearch的預測,到2020年,物聯網產業的規模要比信息互聯網大30倍,將有250億臺物聯網設備接入互聯網,這意味著將有海量設備需要感知數據。物聯網產業將迎來信息領域下一萬億美金市場,傳感器是物聯網擴張的前提!
智能手機——傳感器前一次增長高峰:2009-2015年,伴隨著智能手機的高速發展,應用于消費電子領域的傳感器(由于手機體積限制,主要為mems傳感器)市場空間高速增長,由2009年的13億美元增長到2015年的45億美元,復合增速24%,快于傳感器行業同期18%的復合增速。安信證券認為,智能手機發展帶動傳感器增長主要來自以下三方面,以mems麥克風為例:
1)產品結構性升級帶來的新需求——麥克風由駐極體麥克風升級為mems麥克風;
2)傳感器數量增加——mems麥克風由iphone4的2顆到iphone6s的4顆;
3)傳感器質量提升帶來的asp提升——mems麥克風信噪比提升;
但是智能手機帶來的傳感器需求增長量畢竟有限,消費電子的傳感器歸根結底解決的還是人和手機的交互,它僅僅是改善既有的體驗,沒有創造新的需求,傳感器的橫向拓展動力不強。即便未來人和手機的交互頻度還會更高,伴隨智能手機增速放緩,智能手機對傳感器的需求拉動力度也將減弱。
為什么我們說物聯網帶來新一波傳感器需求高峰?物聯網創造了大量物物交互的新需求!物聯網之前的時代是人和物的交互,所以輸入端是鍵盤(電腦)、遙控器(電視)等等,都需要借助人去輸入信號。而物聯網時代則催生了物和物的交互需求,無論是車聯網(車車互聯),還是智能家居(物物相連),人不會主動輸入信號,需要物體本身去感知信號。人可以靠手、眼睛、耳朵去感知外在信息,而傳感器就是物體的手(壓力傳感器)、眼睛(攝像頭)、耳朵(揚聲器)。大量的物物交互需求驅動了對傳感器的需求。以智能冰箱為例,智能冰箱可以實時監測冰箱內的溫度(冰箱&環境交互——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根據冰箱內食物和溫度的實際情況切換制冷效果,再通過面板、手機、家庭中控等多種形式向操作者反饋。其中涉及三個階段:
1)感知階段(傳感器);
2)智能處理階段(MCU\CPU);
3)交互階段(RF)。傳感器是第一步!
我國于2009年提出“感知中國”戰略,推動物聯網進入高速發展快車道,目前,我國物聯網已初步形成完整的產業體系,并贏得一定的國際話語權。對物聯網的應用也從政策扶持期進入市場導向期,近年來,相關部委支持物聯網發展的政策密集出臺,科技部和交通運輸部也分別發布關于推動智能電網和智能交通的專項規劃和發展戰略。從智能安防到智能電網,從二維碼普及到“智慧城市”落地,物聯網正四處開花,悄然影響人們的生活。而智能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的快速發展更是加快了物聯網的落地速度。至2015年,我國物聯網整體市場規模將或達到7500億元,預計未來還會迎來跨越式發展。
我國傳感器增長機會:mems打開新的發展空間
就我國傳感器的市場格局來看,我國傳感器產業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已經形成了從設計、研發、生產、應用等完整的產業體系,誕生了以高德紅外(紅外熱成像儀)、漢威電子(氣體傳感器)、格科威(CMOS圖像傳感器)一大批傳感器設計企業。目前我國中低端傳感器的自給率已經超過60%,在高端產品上仍然存在極大的進口替代空間。mems傳感器:市場海外龍頭為主,子行業分散細分領域存機遇。目前全球前十大mems傳感器供應商沒有一家國內廠商(國內有兩家企業進入前30,瑞聲科技排在20位,歌爾股份排在27位)。從市場特點來看,mems傳感器市場品種非常的多,單一廠家沒有辦法在所有的mems傳感器領域都保持優勢。所以市場相對較為分散,前十大廠商占據的市場份額不到60%,行業誕生了諸多細分領域的龍頭。
在這樣的市場格局下,可以說mems傳感器也存在一個“長尾效應”:mems傳感器產品類別非常的多,除了產值最大的mems壓力傳感器和mems加速度傳感器外,還包括生物傳感器、濕度溫度傳感器、環境傳感器、心率傳感器等等。在這樣的市場大環境下,國內企業非常有機會通過巨頭布局尚不充分的細分領域切入mems市場。以瑞聲科技為例,瑞聲科技發揮自身在傳統聲學領域的優勢,順利切入mems麥克風細分市場,而彼時mems麥克風市場只有樓氏一家大的競爭對手,并已成為蘋果手機mems麥克風的供應商;此外瑞聲科技還憑借自身在聲學震動領域優勢切入了haptics市場,haptics又是一個細分的應用市場,在瑞聲科技切入haptics市場后,整個市場也僅有日本Nidec,瑞聲科技,金龍機電等極少數規模性企業。
安信證券認為,隨著信息化的推進,各行各業對MEMS傳感器的需求量都會顯著上升。同時,在后智能手機時代,物聯網的興起將助推MEMS技術的發展,伴隨著世界各國和各巨頭企業紛紛在物聯網行業布局落子,MEMS技術和產品已經處于一個加速發展的物聯網浪潮的中心!
中航電測:應變式傳感器龍頭,軍工高過載MEMS龍頭;
艾派克:物聯網的下一步;
歌爾股份:MEMS麥克風配套巨頭,向多類型傳感器延伸;
華工科技:車用傳感器增長空間大;
漢威電子:氣體傳感器龍頭;
耐威科技:耐威科技是國內領先的慣導產品廠商,涵蓋從慣性傳感器、慣性導航系統到組合導航系統的完整產業鏈;
蘇州固锝:MEMS加速度計和壓力傳感器進展迅速,不斷提高良率降低成本。
高德紅外(紅外熱成像儀)、
格科威(CMOS圖像傳感器)
金龍機電